WFU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坐骨神經痛】治療後沒效或更痛怎麼辦?





阿玉姐愁眉苦臉走進診間,一屁股坐下就說:「醫生啊!你這都沒差,還是會痛!」

擔心媽媽的女兒跟在一旁,想了解媽媽的治療情況?

少數人回診時,會抱怨坐骨神經痛治療完沒有改善,這時邱醫師就會仔細詢問:「最近疼痛的狀況都在哪邊?」

阿玉姐:「我的腰啊!煮飯時腰還是痠!」

邱醫師:「那睡覺的時候呢?半夜翻身時還會痛醒嗎?」

阿玉姐:「這兩三天是都可以睡到天亮了。醫生啊~ 有沒有更好的藥啊?」

女兒在一旁幫腔:「來治療前媽媽半夜都會痛到大喊,腳麻到沒辦法下床,把全家都叫醒,也沒辦法自己去上廁所。這幾天晚上沒聽她在喊痛了。」

邱醫師:「最近腳還抽筋嗎?」

阿玉姐:「現在腳比較少抽筋了!」

女兒又說:「媽媽是個很愛熱鬧的人,每天都要去公園找朋友聊天,前幾個月都痛到沒辦法出門,我看他這個禮拜又每天去公園了。」

邱醫師:「你要多休息喔!修復期可以做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動沒有關係,但去公園走很多圈,或者是做一些重量的訓練要避免!」

女兒說:「我媽上星期治療完回去,就把家裡所有的床單都拆洗了一遍,廁所每間都刷過了一遍。叫她多休息根本不聽!醫生你幫我勸勸她啦!」

阿玉姐:「我家廁所已經兩個月沒洗過,髒死了!孫子有過敏體質,醫生說床單每兩周都要洗,我之前沒辦法彎腰,很久沒洗了!趁最近趕快洗一洗!」


疼痛與功能評估


疼痛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感覺,身為疼痛專科醫師,面對患者的疼痛時,不能只看患者的主觀疼痛分數,很多客觀的要素都要列入評估,才有辦法精確的瞭解治療的成效與安排接下來的治療計畫。

坐骨神經痛一段時間了以後,會引發肌肉骨骼的代償,出現神經傳導異常,壓力上升的情形。容易出現痠、麻、輻射痛、抽筋,甚至肌肉萎縮的情形,客觀上我們需要去評估「疼痛」對日常生活的衝擊,包含了日常的穿衣、盥洗、睡眠、行動、坐、站等等的功能,然後從中了解患者的功能改善狀況,並確認治療的成效與安排進一步的治療。


介入性治療


疼痛的介入性治療是在影像導引下,將細針送至病灶處,以藥水推開沾黏組織、筋膜、神經、關節的新型態精準治療方式。

跟坊間打止痛針的治療方式絕對不一樣,不能用「痛到受不了來打一針舒服個一天,等藥效過了又痛回來。」的預期心理來接受坐骨神經痛介入性治療。

針對坐骨神經痛、下背痛所做的每一個治療,都有他的「治療標的」與「預期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利用「診斷性注射」的原理,逐步精準地針對各個問題點加以治療,改善患者疼痛情形。


成效良好


客觀地來說,阿玉姐的恢復情形其實非常好!

首先,原本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到連下床都有困難的她,治療後覺得輕鬆竟然把家裡透天一到五樓的廁所都刷洗一遍,神經壓迫的陽性症狀也獲得緩解。

經邱醫師說明後,後續又進行了骨盆與腰椎關節的治療,阿玉姐的腰痠情形也逐漸獲得改善。


術後保養很重要


介入性疼痛治療不是打止痛藥,治療後有修復期,跟點滴打強效止痛藥的感覺其實很不一樣。

因為南部做介入性疼痛治療的院所極少,偶爾一兩位患者會在治療後打電話來,質問之前在其他診所打血管針晚上都會覺得舒服一點,為什麼我們治療完沒有馬上「有感」?

我們都會先請患者放心,依照我們衛教的內容多作保養,避免坐矮板凳、彎腰搬重物、避免久蹲、久坐,坐姿要注意。

然後,請他們耐心觀察,當坐骨神經壓迫的情形改善,神經逐漸恢復之後,就會感受到疼痛的情形日漸減輕。在整個過程中,也要注意看看自己「哪個動作仍然會痛?」「疼痛、痠麻感出現的時間、頻率」等等。

回診時把自己症狀的變化告訴醫師,醫師會據以判斷看治療計畫是否需要增加哪些項目?或是繼續治療計畫,然後在一次一次的回診治療中,疼痛狀況就會進一步改善。

等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之後,則可以開始進行核心肌群的訓練,讓腰椎骨盆附近的肌群更穩定,這樣才可以大幅減少復發的情形,也可以多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B群以及健康營養的原型食物,讓身體處在一個更美好的狀態。



去哪看疼痛?


蕙林診所・疼痛交給我

院長:邱柏鈞醫師  疼痛專科醫師 (台灣疼痛醫學會核可疼痛專科醫師 第00590號)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立大路90號 (近捷運紅線R15生態園區站)
電話:07-3450777

本院為自費診所,為節省您寶貴的時間,請先來電預約





按【讚】追蹤蕙林診所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