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A great children's hospital should be..

  
(from: 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Melbourne Website)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談階級複製 - 我們真的有機會翻身嗎?

.邱柏鈞

今日拜讀 呂秋遠律師臉書關於階級複製一文,深深覺得呂律師是個非常正向的人。

關於階級複製這件事,更精確地說,要翻轉階級往上爬這件事,除非有著非常強烈的動機與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有辦法做到。「腦袋、才能、善良、機運這些都不會複製」呂律師如是說;我完全沒有要挑戰呂律師的意思 (其實我個人是他臉書粉絲專業的忠實觀眾),我有點悲觀的是,在某些家庭中,你的腦袋會被打壓,你的才能沒機會得到學習,善良這種普世價值其實也是學習來的,機運?如果連最基本的生活安全和溫飽都沒有的孩子們,遑論機運?

我從小就非常關心兒童的教育與安全,看到其他孩子受到不平的待遇常常會義憤填膺,打從開始投身公益以來,就以兒童相關的基金會作為我捐獻的主要對象。我們救得了的是缺乏資源的孩子,但我們卻很難改變孩子們根本的想法,替他們尋得動機。

我父母從小教導我正確的價值觀,給我愛看書的興趣,提供我雖不豐沛但也不致匱乏的環境,允許我做夢,在我跌跤時給我支持,這些都是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養分和力量。我一直有著強烈的想法和使命,想要翻轉,想要比父母這代做得更優秀,於是乎我一直努力著。這樣的想法,其實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形成的,也不知道該怎麼樣培養我的下一代有相同的願景與不斷努力的動力,但這樣的動機在我人生中無疑是一個無價的瑰寶。

我想要跳脫階級複製,所以我關注階級複製。



「死亡是多年來的夢想」- 中國貴州留守兒童的問題嚴重


2014年4月 貴州畢節傳出有12名年齡最小才8歲的小學生被教師強暴。

2015年6月9日 貴州畢節四名兒童在自家喝農藥中毒身亡,最大的13歲 最小的5歲。


「1個月前,4個孩子因為沒有生活費輟學在家,家裡唯一的食物是孩子父親去年種的玉米。平時,四個孩子將玉米磨成玉米麵,不用篩子篩乾淨,就湊合吃了,因為太窮了。」田坎鄉村民張仕貴如是說。


2011年10月  毒販劉金龍前年為制止同居人的2歲兒子王昊哭鬧,與3名同夥用尖嘴鉗掀拔男童指甲、用鐵鎚敲鼻樑,扯生殖器,還餵毒施虐,可憐的王昊被虐21天後體無完膚、中毒死亡。

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有機會用自己的力量,翻轉階級。但這些孩子們,沒有機會....

看完,如果您跟我一樣心情沉重的話,來聽歌吧~~

 《I Dreamed A Dream



然後,好好珍惜你現在擁有的,如果行有餘力,為孩子們盡些心力吧!



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

什麼是中產階級?你是中產階級嗎?

.邱柏鈞

2013年英國Granada Television製作、BBC播出紀錄片《56UP》,導演以橫跨49年時間,鎖定來自不同社會階層14個孩子,每隔7年拍攝一次(累積7片共850分鐘),日前於公共電視播出。綜觀網友們對此片的評論,多認為階級世襲在現今社會仍是相當嚴重的問題,上流社會的小孩從小就閱讀金融雜誌,下層社會的孩子們只希望父母能夠溫飽。

Nick是十四個孩子裡面,唯一成功從「中產階級」晉級「上層社會」的人;John與Andrew則一如所願的成為律師。

看了這篇分析,我的疑問是:甚麼叫做「中產階級」?又怎樣才能稱為「上層社會」呢?


台灣 商業週刊《薪水不到這個程度,你敢說自己是「中產階級」?一文以收入當作標準,引用前美國勞工部長 Robert Reich 所指出的:「中產階級可以被定義為『所賺的錢是在中等家戶收入的上下 50%,這代表著中產階級年收入在 25,500美元 到 76,500美元 之間(約台幣 77 萬至 230 萬)』

台灣以收入的絕對值作為中產階級定義的看法,其實與我們稅制只考量收入而不考慮資產的計算基礎頗為相符,許多資產大戶們只繳少許的稅,過的卻是上流社會的生活。行政院每次回應貧富差距相關問題時,也常故意使用「收入」來取代「可支配資產」,落得民眾總感嘆:「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不像政府說的那麼美好?」

那中國又是怎樣定義中產階級的呢?

MBA智库百科對中產階級作出如下說明:
中產階級是一種社會階層,在現代社會中,指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例如有安定、較高薪酬的工作,在現代社會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很大的作用。此詞常用於專業人士、學者、知識份子,或大企業、公營機構、政府部門的中級管理層,或中小型企業東主,中學、小學、幼兒園校長、教師、社工和護士等。

中產階級是有相對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社會地位,穩定的心態,因而希望社會穩定的社會階層。不管標準怎麼定,完全具備以上三個特點,就可以歸為中產階層。

中國以職業類別作為中產階級的定義,感覺上有點「教育民眾」的味道,以上兩段文字,很容易讓人心中得到:要社會穩定發產,去大公司工作、成為專業人士...等等的暗示。

那資本主義大國 美國又是怎樣定義中產階級的呢?

CNN Money則分別就Income, Wealth, Consumption, Aspiration, Demographic五大面向分別做出定義,然後再來探討;也畫出了以下簡單明瞭的圖說,讓我們了解中產階級的意涵。(出處:http://money.cnn.com/infographic/economy/what-is-middle-class-anyway/)


以消費行為來定義社會階級,其實與我的想法較為相符,前提是不能以舉債來遂行消費。社會上有很多隱形的資產與未被法律規範的收入來源,隱藏的政府的統計之外。但如果一個家庭所擁有的資源,能夠支撐他持續採取某些特定的消費模式與行為類別,依此來定義社會階級,個人認為會是一個較為客觀的方式。

可惜的是,某些「商業行銷」和社會文化上,也會錯誤的植入這樣的概念,譬如:「結婚就一定要有房子」、追求「五子登科」、買名車實現自己的夢想...等等。所以我還是認為此一標準前提必須是:不舉債消費。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麻醉危症情境模擬競賽

.邱柏鈞

 
.
今天本院舉辦了麻醉危症處置競賽,為什麼要辦這樣的活動呢?現今醫療進步,醫學教育不再希望用實際的病人來讓住院醫師做練習,且麻醉醫師臨床工作所會面臨到的狀況往往都是急、重症,需要在最短時間內給予適當處置,所以一旦麻醉中的病人出現緊急狀況,麻醉科主治醫師也會主導一切,做最立即性、最有效的處置。

在這樣的背景下,住院醫師訓練過程中,比較可惜的是缺乏獨當一面練習處理麻醉危症的經驗;所以我們利用專門設計的模擬機器人,以及極度擬真的模擬手術室情境,有完整的生理監視系統以及麻醉系統、呼吸器等等。讓住院醫師可以在完全安全的環境下,體會麻醉的緊湊與臨場感,並練習在壓力下正確診斷、處理病人危症。

台灣麻醉醫學會主事長官們,希望的當然是藉由這樣客觀的評估方法,來作為專科醫師甄審的標準,這樣的專科醫師考試制度,在台灣各專科裡面算是非常先進的做法。

我在主控室內觀察了十五組來自南部不同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的表現,壓力的情境難免還是會影響他們的表現;但多數的住院醫師表現其實還算可圈可點,縱然沒在第一時間作出最終診斷,在緊迫逼人的監視系統警告音中,多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做處置,替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做更全面的檢測。

其實麻醉醫師工作中,有一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處理休克的問題,原因不外乎是麻醉藥品對心血管系統的抑制作用以及手術過程出血等等因素引起。當面臨病人休克時,要立即朝休克的三大成因做分析,今天的劇情設計確實讓很多學員判斷為低血容性休克,但單純的低血容性休克一般來說對於輸液的給予是相當敏感的,在控制室中我們一直努力呈現出患者可能的生理變化,現場的演員們(扮演外科醫師、手術室護理師、麻醉護理師...等)也不斷提供線索試圖讓學員發現此情境並非低血容性休克,而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所以其實只要記住,當您心中有個初步的診斷後,若治療後並沒有朝著您預期的方向發展,要重新分析自己的診斷,思考有沒有其他可能性,不論是考試上、抑或將來救治病人的過程中,相信今天的「震撼教育」有讓參加的住院醫師們有所收穫,在處理休克問題時也能夠更全面、更細心,成為更好更優秀的醫師。

2015年7月17日 星期五

麻醉其實是門藝術

文.邱柏鈞

高雄的七月天,熱辣的太陽是毫不留情的。

八月份即上升R2的第一年住院醫師們,既期待又充滿壓力地準備迎接小兒麻醉的訓練

他們問我:「學長,小朋友到底該怎麼拔管啊?」「拔管的時機點你是怎麼判斷的?」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看小朋友手舞足蹈,揮來揮去很有力,眼睛張開看起來一切沒問題再拔管。但最安全的方法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我說

年輕的住院醫師們總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指引,彷彿一個終極武器或是絕世武功一招就能打遍天下無敵手。

小小朋友的麻醉甦醒期其實是極其危險的,他們的咽喉反射很強烈,呼吸道併發症發生機率高,很容易發生緊急狀況需要介入處理,於是乎藥物濃度與時機的掌握就非常重要!掌握的好就能夠讓病人在你希望他恢復自主呼吸時恢復自發性呼吸,你希望他清醒時盡早清醒,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移除呼吸道裝置,過程又能夠安全、舒適又平順。

這些過程一旦掌握不好,沒有適當的處置,一連串的危機就像連鎖反應般的傾洩而下,麻醉醫師承受極大壓力,一旁護理師也是疲於奔命。

「那有沒有哪個指標可以顯示某個數值就表示剛好適合拔管呢?」

孩子啊!不是我藏私留一手,你可以看病人的眼球位置、肌肉緊張度、生命徵象、麻醉氣體監測器,但這些指標你得綜合判斷加上臨床經驗,只能說麻醉其實真的是一門藝術,你可以學會畫畫,在夜市擺攤賣畫維生,但如果你想要追求更高的層次,病患的舒適與整體的品質提升,只能靠著你用眼、用心、仔細聆聽,在適當時機做出正確的判斷。

這樣的難度與自我要求品質提升,不正是專業價值之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