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No. 957 封面 |
某國中校長沉痛地告訴今周刊記者:「如果好奇抽過一次K煙也算,現在的國高中生,恐怕有將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都有沾過。如果吸K他命要送強制勒戒,校園會少掉一堆學生。」(今周刊 957期)
媒體也曾報導,台中市吸毒學生恐達三至四成,高雄市前鎮分局警察更曾遭販毒青少年反嗆:「班上有過半同學用過毒品,學校裡買毒的同學超過百人,你要一個一個抓嗎?」問題嚴重程度,遠超過官方掌握數字。(今周刊 957期)
而官方對於毒品的宣導,還是停留在介紹一級毒品、二級毒品的分類,教導那些毒品是中樞神經興奮劑?那些又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這些敖口的教條,枯燥乏味又無法引起共鳴,什麼都勇於嘗試的年輕人,考試寫得出正確答案就代表他有了解到毒品的危害性嗎?
「K他命學名為氯胺酮 (Ketamine),是一種非鴉片類麻醉藥物,屬於第三級管制藥品,製造、運輸、販賣、大量持有轉讓,皆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科以刑責;吸食或持有二十公克以下K他命者,處以行政罰鍰與最高八小時的毒品危害講習。」(今周刊 957期)
「......」
我想以麻醉醫師的角度,和年輕朋友們談談Ketamine,如果您身邊有人也深受困擾,不妨也可以讀一讀:
我必須很驕傲地說!(
Ketamine算是一種麻醉藥物,因為副作用較強,所以現在臨床上已經漸漸少用了,但因為他有某些特殊的作用,在特殊的情境下還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藥物,在醫院裡面也都會常備,在國際麻醉界仍然佔有一定的角色。
使用K他命 既不爽也不快樂
在我當住院醫師的年代,其實我一直不懂為什麼Ketamine會被濫用?因為被施打了Ketamine的人,有很大的比例會有「做惡夢」的副作用,Ketamine不同於一般的鎮靜藥物,它屬於解離性的麻醉藥品,使用了之後,可能會有中樞神經很興奮,但和自己的身體連不起來的效果(所謂的解離)。
所以最常聽到病患的說法是:「我之前開刀超恐怖的!感覺就像坐雲霄飛車,一顆大雪球滾下來一直滾一直滾。」
「你不要給我用上次那個藥!我一直做惡夢,感覺快死掉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有個兩歲的小孩,使用Ketamine後, 他搖頭晃腦的說:「我的頭怎麼會掉在地上?」
還有人可以靈肉分離,看到自己躺在病床上....
說真的,執業至今,我還沒有遇過哪一個病人曾經跟我說:「用Ketamine很爽很快樂」的。
那為什麼還有人要濫用?
「颱風天,就是要泛舟啊!」
「吸個一兩次不會上癮啦!」 對此,我必須很誠實地說,相對於其他毒品,Ketamine的確沒有那麼大的成癮性,但心理上的成癮就很嚴重了!
另外,訪間很多K菸,其實不像我們醫療用的那麼質精量足,他們會混合各式不同的毒品,以追求「特殊效果」,各種中樞神經作用藥物混用下,往往也可能發生無法預期的後果。我也曾經看過一個年輕人躺在醫院停車場工具樓梯間,全身僵硬,皮膚出現了屍斑,而身旁就是一管不知名的毒品。
重罰治標不治本
台灣總會有一派人,認為嚴刑峻法 就可以收得大同世界之效。我個人非常不以為然!電影 Child 44 (失控獵殺:第44個孩子)中說:「社會主義天堂中,不可能會有殺人魔的!」你用嚴刑峻法,只會讓這些孩子們躲到更陰暗的角落,而且把這些青少年送進類似監獄的勒戒所,完全無法收得教化矯治的效果,反而會讓他們在監獄中認識其他毒販,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教育是根本
但,要怎麼教?
首先,我認為認識毒品還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但絕不是背誦式、教條式的政令宣導、法律規定或是醫學名詞,需要讓孩子們真心認同毒品不是他該接觸的東西,任何時刻皆然!
再者,由誰來教?
第一線面對學生的是老師,可惜的是老師們通常也沒有太多實務經驗,對毒品的相關知識也是來自於研習課程。警察或法界專家?若要說明國家法律對於毒品持有或使用的裁罰,法界人士是個適合的人選,但法律畢竟有其極限,況且持有吸食K他命的裁罰並不重。
最後,身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教?
我想我會採取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真正的了解到毒品絕對不可接觸!並提供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自信和溫暖,賦予他堅定的信心讓他對同儕的壓力免疫。養成孩子正確的習慣,給他拒絕錯誤事情的勇氣!
(歡迎分享)
〈延伸閱讀〉...
看完教育部反毒《紫錐花》網站,我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