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一章:什麼是特殊需求者牙科鎮靜舒眠?有什麼困難之處?

作者:邱柏鈞




內政統計通報105年第1季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者共一百一十五萬七千人。


身心障礙證明


依據WHO所頒布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簡稱ICF)」之8大分類,新制的精神是以醫事、社工、特殊教育與職業輔導評量等專業人員組成專業團隊進行鑑定及評估,對於合於規定者核發「身心障礙證明」。

在特殊需求者牙科門診求診而且比較常見需要接受靜脈鎮靜舒眠或全身麻醉的的病人族群中,主要是中重度的精神障礙、腦性麻痺、唐氏症、發展遲緩、失智症以及其他的先天性或慢性疾病。


特殊需求者牙科鎮靜的困難處


這些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患者,在口腔衛生健康的照護上,跟一般人比起來有很大的不同:

特殊需求病人清醒時沒辦法配合看牙齒,要他們配合打針麻醉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特殊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可以用約束的方式來看牙齒,但隨著他們年齡一天天增長,約束帶再也束縛不了他們,就只能靠鎮靜麻醉的方式,才能夠讓他們乖乖地接受牙齒的治療。


術前評估


通常主要照顧者把患者帶來以後,我們就要進行一系列的術前評估,包含了呼吸道風險、鎮靜麻醉風險、疾病史與麻醉史的評估,但這些孩子跟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是:連要他們張開嘴巴評估都很難,所以通常得要先跟他們培養感情,連哄帶騙的進行評估,常常一個五分鐘可以完成的評估流程,得花上三十分鐘以上還不見得能夠完成。


解除焦慮恐懼


在鎮靜麻醉前就開始解除孩子的恐懼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使用行為誘導、humanitude等等的技巧之外,鎮靜藥物的配合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要完成這一次的鎮靜治療,還要讓這些患者將來不害怕看牙,能夠接受完整的口腔衛生照護。


藥物模式


麻醉上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協助孩子減少麻醉前的恐懼,口服鎮靜藥物、肌肉注射等等都是可行的方法,但每個病人的表現都不同,當天的「心情」也都不一樣,有時候心情好的時候嘴巴乖乖張開給你看,打針時除了大叫幾聲還是不會亂縮亂動,但心情一旦不好就是又踢又鬧,一下子扯助理的頭髮,一下子捏工作人員的手臂。甚至有一次病人打死不從,我們只好把藥物帶著到醫院停車場,爬上媽媽的休旅車上幫病人注射鎮靜藥物才有辦法讓他乖乖下車。


麻醉方式


針對特殊需求病人,可以選擇的麻醉方式有以下幾種:

•Minimal sedation (anxiolysis)
•Moderate sedation/analgesia
(conscious sedation)
•Deep sedation/analgesia
•General anesthesia


Treatment options continuum





根據不同病人的身心狀況、認知能力以及治療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有從 good rapport、行為治療、笑氣鎮靜、意識鎮靜到全身麻醉等等的不同介入模式。

不同介入模式的選擇,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要讓孩子能夠在舒服安心的環境中,解除他們的恐懼焦慮,忘卻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與緊張感,然後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是在睡眠中也可能是以輕度鎮靜的方式進行,讓牙醫師可以順利的完成牙齒的治療。

延續本章節的內容,[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系列第二章,我要和大家談的是:「為什麼要麻醉?」會跟大家談到「麻醉的目的」是什麼?在學理上我們該保護哪些?對病人又有什麼好處?


<延伸閱讀 -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全系列文章>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一章:什麼是特殊需求者牙科鎮靜舒眠?有什麼困難之處?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二章:特殊需求者看牙為什麼要鎮靜舒眠?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三章:睡眠呼吸中止症與鎮靜舒眠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四章:標靶輸注 (TCI) 全靜脈麻醉 (TIVA) 鎮靜舒眠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五章:唐氏症患者的鎮靜舒眠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六章:失智症患者的鎮靜舒眠 (上篇)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七章:失智症患者的鎮靜舒眠 (中篇)
[牙科鎮靜麻醉講堂] 第八章:失智症患者的鎮靜舒眠 (下篇)



回部落格首頁

按【讚】追蹤作者臉書專頁: